编者按:
不忘初心学党史,砥砺奋进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诞辰到来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将陆续推出系列学习党史心得。今天推出“孤岛”女烈士茅丽瑛同志篇。
前言
年一部由于伶担任编剧、由叶明担任导演、由陈大姝和龚雪主演的电影《七月流火》上映了。这是一部以中共党员、革命先烈茅丽瑛为原型,以上海沦为“孤岛”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历史背景创作的电影。在这里,让我们以电影为始,认识这位年仅29岁便将一腔热血和宝贵生命,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的女烈士——茅丽瑛;让我们以茅丽瑛为始,体会当时以她为代表的抗日报国的个体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折射出的曾经的“家国之殇”,描绘出的女性在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最终衬托出的是当代国力强盛、兴旺发达背后,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艰辛发展历程和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以及人民群众的奉献精神。
茅丽瑛(年-年12月15日),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主席。
年曾考入苏州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后考入上海海关任英文打字员。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积极参加慰问伤兵、救济难民等活动。上海沦为“孤岛”后,曾奔赴华南、广州等地宣传抗日,后返回上海继续投身抗日救亡工作。年5月5日“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成立,被推选为主席。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为人热情、诚恳、乐于助人,自称是“大众的牛”,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把“职妇”办得生气勃勃。为了支援浴血奋战的新四军,她积极推动“职妇”和各救亡团体在春节期间发起“劝募寒衣联合大公演”和组织“物品慈善义卖会”。在义卖活动筹备和进行中,面对日伪势力的恐吓、威胁甚至公开打砸,茅丽瑛抱着“愿为义卖而生,为义卖而死”的决心,以极大的勇气使义卖最终获得成功。义卖会的成功使敌人对“职妇”、对茅丽瑛的仇视进一步加深,他们称茅丽瑛为“第二史良之中共激烈分子”。年12月12日晚,汪伪特工总部的特务在职妇会所外行刺茅丽瑛,茅丽瑛身中三弹,于15医院牺牲。上海解放后,陈毅曾亲笔为其写了挽词:“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光荣的,人民永远纪念她!”年9月1日,茅丽瑛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一、“孤岛”上的女杰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一年。这一年的7月7日,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当地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在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一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殊死大搏斗拉开了帷幕。在当时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以三个月时间“灭亡中国”的生死存亡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的大旗,在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就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同时,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致电蒋介石,表示红军将士愿意“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为国之目的”,并且为促进国共两党实现团结合作抗日,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蒋介石。
在卢沟桥事变之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由此开始了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亦称八一三战役、淞沪抗战)。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在中日的历史决战之中,再也没有一场会战,能像淞沪会战这样打得惊天动地与扣人心弦。中日双方所动员的部队总数,最后超过了一百万人。然而在这样一场大战中,相比于日本军方的现代化配备而言,中国军队的配置处于一种全面落后的状态,中国的将士面对的是一场最现代的三军联合立体作战。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境遇下,中国军队仍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英勇作战精神,在各个阵地上反复冲杀,一直支撑了三个月,用身体筑成了拒敌的“长城”。虽然中国人民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武器,顽强战斗了三个月,但最终上海还是沦陷了,成为了一座“孤岛”。
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当时的中共江海关地下党支部决定以乐文社骨干为基础,成立上海区海关华员战时服务团,年仅27岁的茅丽瑛参加了战时服务团的支援抗战活动,并是慰劳组的负责人之一。她不知疲劳地日夜奔走,医院积极慰问伤兵、救济难民等,开始将自己对祖国的满腔热忱投入到抗日救亡的革命事业中。当淞沪会战国民党军撤退,上海租界沦为“孤岛”后,她毅然决定参加海关华人组织的“救亡长征团”,奔赴广州、香港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在出发之前,她曾强忍着心中难以割舍的亲情,对病榻上的母亲说:“妈妈,我参加了海关华员救亡长征团,明天就要出发去华南了。”她的母亲对这突如其来的计划不敢相信,但茅丽瑛对母亲说:“妈妈,请您宽恕、谅解女儿的这一行动吧。”深知女儿志向的母亲老泪纵横,知道她一旦决定,就不会回头。茅丽瑛就这样怀着对母亲的不舍和愧疚,抱着一腔抗日救亡的决心南下了。后因计划改变,一个多月后,茅丽瑛从广州回到了上海启秀女中(现十二中学)任教,继续参加抗日活动。
二、不畏艰险的中共党员
年春天,返回上海的茅丽瑛一边在母校启秀女中任教,一边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这年5月,以发动职业妇女投入抗日为宗旨的“上海职业妇女俱乐部”成立,茅丽瑛当选为主席。她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把“职妇”办得生气勃勃。为了“职妇”工作,她在老母亲临终时也没有顾得上见最后一面。同样是在年的5月,茅丽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时,她接受了党给她的任务,募集经费为新四军购置寒衣。她想了两个点子,一是借大陆电台举办京剧大会唱,利用这机会进行抗日募捐;另一个办法是举办物品慈善义卖会,以义卖所得作为经费。为了支援浴血奋战的新四军,她积极推动“职妇”和各救亡团体,在春节期间发起“劝募寒衣联合大公演”和组织“物品慈善义卖会”。反动当局十分恐慌,汪伪特工总部指使暴徒捣乱、恐吓,践踏义卖品。茅丽瑛抱着“为义卖而生,为义卖而死”的决心,最终使义卖获得成功。义卖会的成功使敌人对“职业妇女俱乐部”、对茅丽瑛的仇视进一步加深,他们称茅丽瑛为“第二史良之中共激烈分子”,而这也为她后来的牺牲埋下了伏笔。
年11月17日,日伪汉奸的《新申报》在一篇题为《上海共党企图再举在文化界积极活跃,日方已加严密监视中》的报道中说:“上海中国共产党之地下活动,日渐活泼,开始显露独特之动向,尤其共产党最重视之文化部门之活跃,显著表面化,乃应重视对象。据最近之情报,……实际以第二史良之中国共产党激烈分子茅丽瑛为中心,集合陈章英、朱立波等中坚分子,为新编新四军文化工作班,担任重大任务,此事既以判明,深遭重视。”显然,汪伪“76”号已伸出魔爪,显露杀机。党组织已觉察茅丽瑛的工作遭到敌人注意,要求她立即隐蔽,待机转移。茅丽瑛很感动,她说:“要我行动小心,这是对的,但我决不因此而逃避责任,除了革命工作,我生命中没有更可留恋的东西!”茅丽瑛提出要先把“职妇”积极分子工作做好,巩固群众的情绪后再离开。组织上批准了这一请求。然而敌人的罪恶之网早已张开。因为“职妇”要于年12月19日召开音乐义卖会,“沉寂”了20天的茅丽瑛,觉得有必要去会所商议一些事情,鼓鼓大家的劲。12月15日天一黑,茅丽瑛和两位会员一起提前离开会场,行至楼梯转角,被潜伏在那里的汪伪76号的第一行动大队大队长林之江和他带领的另外两位特务连击三枪,茅丽瑛腹部和腿部中弹。歹毒的林之江,本来枪法不错,为使茅丽瑛必死,他又把暗杀用的手枪子弹进行了加工。子弹特地用了铅头,弹头又在大蒜汁里浸泡过,还在上面划了一个“十”字。这种精制的弹头,因为大蒜汁与铅加热后会产生化学反应,所以奇毒无比,同时,预先划过的弹头也更易爆炸。倘若被这种子弹击中,即使不中要害也难以活命。医院后,延续至第三天即12月15日,茅丽瑛永远离开了她热爱的组织和姐妹们,时年29岁。
弥留之际,茅丽瑛留下了最后的遗言:“吩咐一切的人别为我悲伤!我死,没有什么关系,我是时刻准备着牺牲的,希望大家要继续地努力,加倍地努力!”
相关链接
电影《七月流火》
越剧现代戏:《黎明新娘》
作者
蔡玉冰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排版:陈铱含
编辑:何培禄、清音
讲述星海故事
传播星海声音弘扬星海精神
展示星海形象服务星海师生
星海音乐学院欢迎您!
fang
投稿邮箱:tougao
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