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文苑微刊诗文母亲同题总

#致敬最美母亲#

世上有一种爱,温柔如水、长流不断,那是毫无保留的,这份爱就是——母爱。世上的人类在土德、水德和天德的影响下,母亲是发挥人德最完美的人,她牵挂和影响了我们的一生。母亲在哪,哪里就是伊甸园。她的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习惯,也深深的影响了下一代。请欣赏吉安县文山文友们心底的母亲形象和品质,还有怀念……

献给母亲的诗(新诗五首)

文/罗余作

(一)

母亲的灯光

是谁提着灯光?

站在村口路旁,

盯着孩儿走向远方,

泪水奔涌落荒。

是谁不可度量?

用心窝积存的阳光,

化着慈爱的热浪,

温暖孩儿的心房。

暂别了我的故乡,

我启航去了远方,

伸展我梦中的理想,

点亮一盏思念的灯光。

未曾消失的远方,

融入您不再挺拔的脊梁,

我看见,

晚霞吻着夕阳。

(二)

母亲的村落

母亲是村落的主人,

我是村落的宝贝。

母亲是村落的根,

我是村落的滕。

母亲是村落的大树,

我是大树的一个花蕾。

母亲一天天输送营养,

我一天天长大母亲的梦想。

梦想做一个熟透的果子,

试图从这棵树上落下,

自由地寻找醉人的村落,

那是我独一无二的王国。

经过激情的夏,

眷恋着梦中沉甸甸的秋,

直到那天,

泪水流过您的脸庞。

(三)

二十三年时间母亲为什么生我

一个完整的生命,

从最初的哭声算起,

要经过多少磨难,

计算着母亲哺育年龄。

芳草、树木没入我的脚踝、我的头颅,

那时我正是少年,

黄皮肤的少年,

黑眼睛的少年,

决非无缘无故地成长,

太阳辉煌地照亮我的每一根黑发。

远方传来岸的呼唤,

父亲在身后默然无声,

这稻草背后的壮汉,

映出了我少年成长的背景,

去以萤火点这照亮出村小巷的是我,

去以纸糊风筝迎风飞转是我,

少年风流,

敢为地平线的喧腾,

掏出一颗活泼的心。

日落的悲壮颠簸着大地,

母亲慈爱地遥望着我,

父亲宽厚又无声地站着,

为我计算着时光的钟龄。

那时我正十七岁,

是我年轻的瞳仁,

新鲜地扫视着一切,

掀动身上古朴的衣片,

以纯金铸造出青年的勇敢。

可以舞风,

足下是一片踩得发烫的土地,

望我的头颅,

是一枚未成熟的青果。

二十一岁那年,

我离开了大学的教楼,

走进了新的住所,

一扇推开的窗户里,

一位英发的东方年龄,

以新奇的面孔,

微笑着举杯,

向世界问候。

母亲在我的背景里,

吻我的黑发,

父亲在另一个世界显出仁祥的笑容,

在不同的界面里,

都以辽阔天空的名义为我祝福。

看见伤痕累累的太阳,

再一次努力地掘起,

我已经痛楚地明白:

二十三年来母亲为什么生我。

(四)

栀子花开了

路过家乡的山野

我看到了栀子花

沁心的香味

自然的纯白

顿然想到走进山乡的母亲

回味母亲从前采摘栀子花的模样

山野四月的清风

把母亲的黑发吹成灰色

栀子一年年的花开

母亲双手沾满了清香

一道道黑裂的手纹

印记了少女的柔美的春夏

栀子花开了

母亲喜欢它那种自然的纯白

坚实的颜色

衬托风中端庄的母亲

身旁的那份清新脱俗与安详

透视出心灵的那份纯洁和典雅

栀子花开了

母亲的黑发白了

待到栀子花满筐地丰收

母亲的一季喜悦却是我的一度暗伤

我要选最美的一朵寄给慈爱的母亲

捧在她的双手印下母亲的微笑

(五)

故乡

我落下长长的时光,

在故乡。

故乡寄我父母的方向,

故乡有我童年的温床。

我记下长长的诗行,

在故乡。

故乡晒我父母的理想,

故乡有我童年的梦香。

我挥起久久的仰望,

在故乡。

故乡托我父母的辉煌,

故乡有我心欢的谷场。

我升起长长的惆怅,

在故乡。

故乡筑我父母的山岗,

故乡是我心慌的磁场。

怀念母亲(中华通韵)

文/刘诗书

慈母离开已十载,音容笑貌记心间。

担当队长评模范,调解纠纷破困难。

略懂小方勤救助,为人和善很投缘。

养儿育女不辞苦,鼓励积极勇向前。

注:那时,父亲在单位上班,母亲搞农业生产,很辛苦。担任妇女队长,开工拿八分,最高。那时穷,众家客都是我家接待。

母亲节忆母

文/萧保山

柔纤瘦影可齐天,茹苦含辛慧又贤。

一笑一颦风质韵,有情有爱德馨妍。

亷污教诲嵌心底,冷暖唠声绕耳边。

怅叹阴阳遥万里,还将福泽润乡田。

怀念母亲

文/刘正速

操劳何俱苦寒贫,未享清福与世分。

大爱烛光熬母泪、小家柴灶暖儿心。

出工汗透无言累,育子弯腰有笑纹。

俭朴勤实邻里敬,恩德谨记善修身。

长相思?母亲节有怀(二首)

文/傅林娜

(一)

母亲

宝心肝,nio心肝。含辛茹苦日月间,幼苗茁壮欢。步蹒跚,履蹒跚。昔日韶华逝水烟,残年风烛殚。

(二)

子女

孝当前,侍跟前。软语低声致敬萱,葳蕤膝下翩。爱无边,泽无边。百善孝先自古贤,中华万万年。

注:(nio),方言“玉”的读音。

致母亲

文/刘武萌

形驼似簸箕,体重七零奇。

竭虑耘耕地,殚精铸被丝。

心门常患病,骨臼屡求医。

雨露无何报,陪聊正此时。

母亲同题两首

文/肖红梅

(一)

思母

夏雨倾盆湿我扉,慈亲无复把儿围。

清香五月榴花灿,犹见堂前笑语飞。

(二)

赞孟母

三迁终引学文途,机断专敲玩耍躯。

民本主张仁义显,千年懿范励今姝。

献给母亲的诗(旧体诗三首)

文/罗余作

(一)

母亲伊甸园行

小院此门辉,伊行母甸帏。

叮咛孩志去,盼望子同归。

今院经留缝,先亲已伴妃,

门前空两树,子女痛心扉。

(二)

长享温馨于母亲怀抱

吾母甸伊围,园吾日月辉。

少儿不晓事,长更正当帏。

兄弟才坚实,娘亲已老妃,。

昄依当反哺,不料母西归。

(三)

悲天痛地问苍天

苍宙宇苍苍?伊何不思量?

娘亲才了立,子女隔阴阳。

同辈随河道,羊场念故乡。

可人天与地,寂寞胆肝肠。

版权说明:本平台以聚集文艺人才,传播文艺新知为宗旨,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文章中的文字内容、美术、摄影等作品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转载内容!

庐陵文苑编辑部

主编:刘冬兰

副主编:李晨

编辑:罗余作、戴淑华、曾国庆、陈志慧

本期制作:罗余作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

《“庆祝建党百年”诗文集》(第一辑)‖总第93期

《“庆祝建党百年”诗文集》(第二辑)‖总第94期

“红色薪火百年荣光”文艺采风诗文专辑‖总第92期

颂劳动五月‖总第90期

《颂党恩·歌窑火》谷雨诗文(第一辑)‖总第86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zihuaa.com/zhzy/7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