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
好多人都开始不爱看电视
但我今天要说
其实电视比你想象中好看多了
不但能看
还能尽情吐槽哦
母女合照如若不是“宛如母女”
难道要“宛如母子”吗
▼
比如这则新闻
虽说是教人励志
但这个鸡汤却有毒
▼
主持人请别欺负大家没上过学
英文字母表明明是26个字母
▼
“风中蟾蜍”这都打的出来
请把舌头捋直
跟她姐大声念“风中残烛”
▼
小朋友:脸上笑嘻嘻,心里xxx
▼
记者先生你说得好有道理
我竟无法反驳
▼
为了能在镜头前多说几句话
这位记者使出了洪荒之力吧
▼
提出一个明知故问的问题
可能是这些记者的基本修养
比如要亲口证实一下
救护车里的伤患是不是受伤了
▼
比如要问一个戴眼镜的小学生
你有没有近视啊
▼
如果刚刚有挤上车
那你现在还能在这里采访到人家吗?
▼
不禁想起《中国好声音》期间
汪峰导师最爱问的问题:
是什么让你走上这个舞台
最完美的答案可能是:
是我的脚
▼
爱问“为什么”
是一个电视人的基本功
可是大哥他真的不知道有多么大啊
▼
好不容易有个看着靠谱一点的记者
当你以为她在测量温度时
万万没想到她是把温度计当尺子
▼
好的知道了
毫米真的很多
▼
圆仔:???
我自己都看不出自己像谁
▼
还有下面这个
生动演绎了什么才叫“对牛弹琴”
▼
除了电视新闻
电视节目的槽点更多
而且下面这个你一定看过:
▼
小时候
审美观还没建立完全
试问谁不幻想着自己的家
也能像交换空间里那么美呢?
可现在回过头来看看
才发现改造完的房子
有很多都是在拆家吧!
为了表现放纵不羁的个性
这位设计师将墙刷成整面大红色
还贴满了CD
▼
为了让空间显得大一点
设计师在客厅造了一整面的镜子
还贴上了一堆“荷叶”
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
还有这硕大的两个字
是业主小夫妻的姓氏
可让人看完后只想说一个字:
雷
▼
再休闲的民族
也不想把自己家装修成体育中心风吧
▼
不光审美捉急
设计师们的脑洞也很清奇
比如这位大哥
请问你敢把自家娃
放到衣柜顶上的婴儿床吗?
▼
最狠的还是这位黑白控设计师
整面墙刷黑
上面再架上白色的帘子
中间还放上一副画像
希望业主回家别打人就好
▼
所以
业主们回家后的反应是什么呢?
有一对小夫妻的房子
改造前就蛮好的
改造后却满墙都是条形码
▼
他们委婉地表示:真的好丑
▼
而设计师本人表示很满意
▼
至于更耿直一点的业主
看到后当然是崩溃丑拒
在节目上大闹起来
▼
怎么样
你发现看电视的乐趣了吗?
电视里的奇葩事
真的专治各种不开心!
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安全感
从小喜欢看书,漫画、小说、杂志、名著……无所不看,曲折的故事情节、有趣的人物形象,的确能满足一个小朋友无边无际的想象力。是的,我暂且把十岁之前的“阅读”称作“看书”,它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爱书如命”的我,力求把每一本看过的书完好无损地保存,谁动了跟谁急,拒绝共享。这是一种完美主义情结,因此,小时候的我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总能把书翻破,还喜欢在上面勾勾画画,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浑浑噩噩的,我就已加入了“高考大军”,每日都在纠结如何能拿更多分。作文,便成了我最头痛的问题。终于,在老师的“威逼利诱”下,我半强迫性地开始了“做阅读笔记”之旅。所读的书也从色彩缤纷的小说变为严肃文学和作文素材。强迫总是让人痛苦的,每日课业繁重,没时间阅读,更没时间写写画画。不过,青春期里懵懵懂懂的少男少女,大脑处在飞速发育的状态。发育的结果,便是在大脑中形成一套独立完整的思辨体系。而有了思辨性的结果就是,在阅读时,文字不再是平面的,它变立体了。既而阅读的激情会被点燃,你会在看到某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后开始浮想联翩,开始思考,开始质疑,以逐步达到认可。无论是文学性的文字还是理论性的叙述,都能打开你的思维,引导你进入一个更深微的世界,让你去判断,去吸收,去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那么这时,你便获取了初步的阅读技能。尽管不是专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