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笔下的栀子花

名家笔下的栀子花花(文字来源于网络)栀子花并不是我国古代的十大名花,如今也不是,只算山野之花。但栀子花深受人们喜爱,不仅因为它香,而且它全身都是宝。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纺织大国,一切漂染经验从实践中得来。古代的人为了将丝绸染上颜色,几乎所有植物都尝试过。在秦汉之前,梔子花的果实,用来染就漂亮的黄色。这种天然的黄,十分鲜艳。如今一些爱好自然染品的手工坊,仍旧将子果实泡出的黄水用作丝巾,棉麻的扎染染料,成为都市爱好自然环保人的新宠。梔子最初的花小,自然生长在山野,白色六瓣,它的果实成熟之后是金黄或者红黄色,因为别致,仿佛古代的酒杯,所以叫做"卮,以形而喻,便于不熟悉的人辨别采集。在汉朝生产纺织业进一步发展,人工养殖栀子花可以达到千亩,主要的就是提供染料和药材,有人以此致富。梔子花的果实又是重要的中医药的药材。它主要的功能是清热泻火。不信你在一些咳嗽,伤寒的中医药方子里,往往会看到一味药,梔或者山梔,但是很少有人联想起,这就是雪白栀子果实。栀子比起其它植物来,确实少见。栀子可以提取黄色染料,又可以入药,理气治病。果实经霜变红,枝叶遇雨露而显青翠。喜傍江水生长,舍此之外,更无它物可移情。杜甫的诗“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极好地表达了作者对栀子的极度喜爱与高度赞扬。《霍乱时期的爱情?里多处提到了栀子花,有句描写费尔明娜?达萨"她头上戴着新鲜的栀子花编成的白花环,看上去就像一位头顶王冠的女神。”还有一段描写:他[男主,弗罗伦蒂诺]仿佛变了一个人,用一段爱情来取代另外一段爱情的想法让他误入歧途。渐渐地费尔明娜地味道变得越来越淡,越来越难以闻见,最后只留在白色的栀子花上。为什么最后只留在白色的栀子花上?作者这句隐晦的描写让人称绝。查了栀子花的花语才明白,栀子花的花语是,永恒的爱,一生的守候。男主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去追逐等待女主,也呼应了那白色的栀子花。文中还写道了男主弗罗伦蒂诺偷栀子花吃,喝香水。我忍不住也去摘了片肥肥的花叶在水下冲冲,放在嘴巴里咀嚼,甜丝丝的,过了好一会嘴里还有清香的味道。《霍乱时期的爱情》汪曾祺这样写栀子花——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汪曾祺)丁立梅以女性的细腻写栀子花——一进六月,满树馥郁,像打翻了香料瓶子呀,整个村庄都染了香了。一朵一朵的栀子花,息在树上,藏在叶间,像刚出窝的洁白的小鸽似的。女孩子们可喜欢了,衣上别着,发上戴着,跑哪里,都一身的花香。虽还是粗衣破衫地穿着,但因了那一袭花香,再平常的样子,也变得柔媚千转。我家院子里也长有一棵,每到栀子花开的时节,我和姐姐,除了在衣上别着,发上戴着,还把它藏袖子里,挂蚊帐里,放书包里,甚至,把家里小猫尾巴上也给系上一朵。那些栀子花开的日子,快乐也是一树的香花开啊。早些天,在菜市场门口,我就望见了栀子花的。一朵一朵,栖落在篾篮里,如白蝶。旁边一老妇人守着,在剥黄豆荚。老妇人并不叫卖,栀子花独特的香气,自会把人的眼光招了去。就有脚步循了花香犹疑,复而是低低的一声惊呼,呀,栀子花呀。声音里透出的,全是惊喜。(丁立梅)朱自清也有写栀子花的———夏天的早晨,我们那地方有乡下的姑娘在各处街巷,沿门叫着,卖栀子花来。栀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和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朱自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zihuaa.com/zhzy/87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