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秋
二
十
四
节
气
之
一
立
秋
,
六
月
廿
九
AUTUMN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当一片叶子悄然飘落
当晚风轻轻漾起清凉
立秋节气
翩然而至
NO.1立秋节气介绍
二
十
四
节
气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NO.2立秋节气三候
一候凉风至
立秋之日“凉风至”,“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肃清是为收敛,秋为“揫”,“揫”(jiū)就是敛聚。
二候白露
后五日“白露降”,“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清凉风来,露珠晶莹变白,白是秋之标识。但露尚未凝滞,还能在阳光下滚动,非“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之露。
三候寒蝉鸣
再五日“寒蝉鸣”。“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这是曹植诗。古人硬要分辨寒蝉小而青紫,其实应是蝉们秋凉后发声困难,知生命将尽的变声凄切。
NO.3立秋天气气候
立秋虽然是秋季的开始,但是立秋的到来,并不代表着酷热天气的结束。
因为在立秋后天气并不会立刻变得很凉爽,在大多数年份中,立秋后天气依然会继续炎热一段时间,一般要等到处暑或白露节气前后,天气才会彻底变的凉爽起来,人们也会明显的感觉到秋天的凉爽。
NO.4立秋的习俗
贴秋瞟
早立秋凉嗖嗖,晚立秋热烘烘,预示秋后天气能凉爽。老北京习俗,立秋日戴楸(qiū)叶(妇女儿童以楸叶剪成花样,取其秋意),吃莲蓬、藕,赏苿莉、枙子花,也要吃肉,“贴秋膘”。楸树下垂的细枝称“楸线”,陆游的句子:“摇摇楸线风初紧,飐飐荷盘露欲倾”,飐(zhǎn)是风吹飘摇。新秋初凉,多美!
七月流火
农历七月,初秋。“七月流火”的“火”其实是指火星的位置从中天西降,意味着暑退秋至。这个火星是古人所说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尔雅》称七月为“相月”,这个“相”,我想是天气相助的“相”——天气相助而万物长成。七月还被称为“兰月”,泽兰七月开莹莹白花,有一种温馨的清香。
NO.5秋天都在诗词里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白居易
下马柳荫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睛。
这个秋季,
愿你时刻保持好心态,
努力工作,
关心家人和自己的身体,
成为最好的自己。
陕通中天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