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栀子花,你读过吗

中科公益爱心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160421/4831006.html

古诗词中的栀子花

栀子花就像是连接着春天与夏天的一座桥梁。古人赞颂栀子花的诗词有许多,不胜枚举。而且,风格迥异,各有各的特点,但都是风光无限,令人神往,可谓殊途同归。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

闲看中庭栀子花。

?诗人王建一生贫穷,沉沦困厄,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社会最底层,了解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真实境况。这首诗通过对农村景物的“素描”,表达了山村的动静相宜之美。看似漫不经心,实为深入浅出的大家手笔,展现了一幅清新秀丽、真实自然的山村农忙景象,细细品之,令人不禁拍手叫好。

《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刘禹锡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

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

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

?栀子花轻轻舒展白色的小花瓣,静悄悄地散逸着既淡又浓的清香,就好像是初夏时节里乍然闯进视线的邻家小姑娘,蹦蹦跳跳,美目顾盼生辉,笑容清丽可人。栀子花俨然是夏天裙角的精巧刺绣,娴静不失优雅,清淡不失高洁,宛若一幅描绘春天的中国工笔画。

《栀子花诗》

沈周

雪魄冰花凉气清,

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

暗送娇香入画庭。

?诗人用生花之妙笔,从初夏最平常的景物着笔,起句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貌似走马观花,恬淡无意,却是由里及外、由深到浅,粗看是平铺直叙,细瞧竟发现暗藏精妙,虽不敢说是力透纸背,却也是平中见奇,奇从平出;令人委实不敢侧目,更不敢小觑,只有啧啧称奇的份了。

《栀子》

杜甫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这里,杜甫对栀子花进行了客观中肯的思考与评价,并且对栀子花的美与实用性娓娓道来,诗意清新,如栀子花的清香扑面而来,使人甚感愉悦。

《咏栀子花》

萧纲

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

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

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诗人将栀子花比喻为霜、为雪,而“裹叶”“封枝”可见栀子花开有多么茂盛与热闹,斜阳光影,风去风还,错落有致,有动亦有静,临池恣意倾吐清香。无尽诗美遽然现,诗不醉人人自醉,诗情画意两成趣,不亦乐乎莫如此。

来源于网络,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商务合作

[XY弥生的生活观]

这里有最好的原创,不忘来路,不失本心!行走的路上,有故事相伴,有文字相伴,有书相伴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zihuaa.com/zhyh/4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