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书法与写对联的那些事儿

潘锦沙,字燚堂,斋号:南轩/敬南轩

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书法,当时学校发的是柳体字帖——叶圣陶先生题字的《中小学生字帖》,这是我的第一本字帖,也是我小学的唯一一本字帖,因为也买不起其他书。虽然学校老师只教我们如何执笔,未曾给我们上系统的书法课,我却莫名的欢喜,开始自学柳体。后来有同学把这本书当废纸卖掉,我却把它当宝贝。

家至康明严律己,国当盛世广求贤。

由于家境困难,为了能继续上学,我从小就寻思如何能自己赚些钱来帮补学费。却因比较自闭,没跟谁提起。四年级那年,我们家搬入新房,是毛坯房,没有装修,没有家具。但是新居对联,包括堂幅、厅内长联,完整的一套新居诗联父亲都买来贴上了。我第一次看见家里贴这么多新对联,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的毛笔字。我在每副对联前转来又转去,被对联上好看的毛笔字吸引住了,其他的东西仿佛在眼中都没有这些对联重要,虽然是毛坯房,但一贴上对联,却显得熠熠生辉。心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写这样的字该有多好。陶醉了一会,我问父亲,这得多少钱?父亲说了一个那个年代的天文数字。我很惊讶,这么贵!但转念一想如果自己能写对联来卖,是不是可以帮补学费?于是跟父亲说帮我买大毛笔回来,我要学书法,自己写对联,以后卖对联。没想到,父亲竟然一口答应了,第二天,我家里多了一支大毛笔,一瓶一斤装的“珠江牌”墨汁。这可是好货,在当时要花很多钱,而平时我们用的墨汁是会发臭的那种。为此,我高兴了好一阵子。

父亲还去收废站买了很许多旧报纸回来给我练大字。我从小时候一直到高中,都是用旧报纸练字,小时候根本不知道宣纸这回事。我写字之前都会阅读一下报纸,那些旧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开拓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思想。父亲买旧报纸回来给我写字真是一举两得。时至今日,通过不同的方式,我还保留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zihuaa.com/zhxj/10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