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灸超全科普,为你答疑解惑

太阳神太阳灸产品作为直销行业独一无二的产品,推出8年来以其卓越的质量、良好的功效为无数消费者带来了健康和幸福,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和好评,伙伴们也对这款产品赞不绝口,并大力推广,但在推广的过程中,可能有一些疑惑和问题。

所以,小编今天特意为伙伴们整理了太阳灸超全科普,让您在展业的过程中一路无忧喔!

1、太阳灸的优势和原理是什么?

太阳灸以激活人体自愈机能为主要手段,秉承了古老灸法治病求本的原理,实现热疗、药疗、灸疗三效合一。

热疗:加速血液循环,活血化瘀。

太阳灸自动发热,产生46-53度左右的恒温度持续8-12小时,温度可以人工调整,通过温煦,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让药物快速吸收,以及刺激经络,让人体产生更强的自愈能力。

药疗:近靶点透皮给药,快速精确。

太阳灸系列产品药物微粒处于游离状态,温热效应使皮肤的毛细孔充分张开,在温热效应作用下,药物分子活性大大强化,纳米级的药物粒子液化气化,迅速透入皮下,达到病灶靶点。不通过内脏器官,无任何毒副作用,是真正的“绿色疗法”。

灸疗:激生内源性药物,强化免疫力。

太阳灸贴敷在穴位上,激活人体的经络系统、免疫系统。灸疗调节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就是调节了人体的自愈免疫系统的内源性药物,这种内源性药物和太阳灸自身的外源性药物,双效叠加,会使病灶区的病变迅速解除、消失,恢复人体正常的状态。

三效合一,其最大的优势是远远超过西医的常规治疗方式,是对局部病患的显性症状和隐性症状同时得以消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2、贴灸后感觉口干舌燥,是怎么回事?

这属于正常情况,在贴灸过程中最好能多补充些温开水,可以帮助气血流通,温经散寒。但注意不能喝凉水。

3、每贴是否一定要贴够12小时?

灸贴设计发热时间是8-12小时,在发热时间内治疗的效果最好。若患者皮肤耐受性好,而灸贴在12小时后仍有热度,可由自己决定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对于小儿来说,由于是“纯阳之体”,因此在应用灸法时可适当减少灸贴时间。

4、温控贴如何使用?

在灸贴的背面有很多针状通气孔,空气进入后,灸药便自动发热。为了保证温度恒定,防止烫伤,在敷贴灸片30分钟时可将温控贴贴在灸贴的背面,堵塞部分气孔,达到控制温度,形成温控平台的目的。对于小儿和部分皮肤娇嫩的人士,可在开始使用时便将温控贴贴上,防止皮肤烫伤。

5、灸贴可分二次使用吗?

对于小儿或因工作、活动需要须将灸贴取下者,若灸贴仍有发热能力的,可将其放回原金属包装内,将封口密闭,隔绝空气(只作为临时保存)。待需要使用时可再次取出使用,但这时发热时间会相应短一些。

6、使用太阳灸后皮肤变红,是过敏还是拔毒?

用灸后局部皮肤微微的变红,是属于正常现象,这些现象大部分是寒邪外出刺激体表的表现。当然,也有过敏体质的人群,灸后可能出现红疹,是对胶布或者部分药物敏感,针对此类情况,一般停止使用则会自行消退。

7、使用太阳灸后皮肤起泡,是不是烫伤了?

应该说不是烫的。太阳灸具有自动温控技术,温度基本会恒定在46℃左右,既不会烫伤皮肤,又能持久保持高于体温10℃左右的温度。灸后出现起泡的现象,临床上称此为“瘢痕灸”。至于起泡的原因,大多是体内寒气、湿气较重,贴灸后,气血运行,将湿寒之气逼出体外,应该说对疾病的愈后是非常好的。

为了防止皮肤感染,可作如下处理:1)如水泡不大且未破,可任其自然吸收。2)如水泡较大,可用灭菌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涂上抗菌消炎药。期间注意保护皮肤,避免衣服摩擦导致意外溃破。3)局部皮肤愈后,可继续贴灸。4)糖尿病人需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8、太阳灸的使用疗程是多久?

根据临床疗效归纳统计的结果,针对不同的疾病,我们在使用说明书上指定了疗程。一般情况下,按照指定的疗程使用即可取得预期的效果。对于初发者,病情较轻者,亦可根据情况适当减少疗程时间;对于久病者,病情较重者,亦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疗程时间。

9、高血压患者能否用太阳灸?

高血压患者,在颈部施灸的时候,需要注意血压高且不稳定或者对热敏感的不灸,血压控制良好或颈型高血压患者可以施灸;其他部位施灸,也需要定期监测血压的变化,同时服用相应的降压药物。

10、怀孕期间可用太阳灸吗?

从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的观点出发,在怀孕期间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药,尤其对于3个月以内的早期孕妇,更应当严格禁用。

11、镇痛灸和腰痛灸、颈痛灸、肩痛灸的应用有哪些区别?

镇痛灸是相对比较通用的一种灸贴,可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痛经、胃痛等多种疼痛性疾病。而腰痛灸、颈痛灸等灸则针对性较强,对于各种不同的疾病,药物配方也有一些差异,因而我们建议最好选用针对性较强的灸贴。

12、坐骨神经痛可以用腰痛灸吗?

可以。坐骨神经痛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一般是由于腰椎肥大,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根引起,主要表现为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的放射性疼痛,活动不便。腰痛灸贴敷在腰部后,有消除局部炎症,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这样就改善了病变部位的内环境,消除了对坐骨神经根的压迫,使下肢疼痛得以消除。为了加强疗效,在敷用腰痛灸的同时,可在下肢痛点加贴镇痛灸。

13、骨质增生可以用太阳灸吗?

无论是颈椎肥大、腰椎肥大还是骨关节骨刺,其形成都是退行性病变,也就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骨质改变。而中老年人一旦骨质发生改变,往往在临床出现各种疼痛及活动不便的症状,检查则可见到唇样增生,骨桥形成,骨刺形成等。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应用太阳灸后,可有消除局部炎症,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消除疼痛症状;同时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自愈功能,从而有效地延缓和阻止骨质增生的发展,防止疾病的复发。

14、急性扭伤、损伤为什么在24小时以后施灸?

因为急性扭伤、损伤,虽然没有明显的开放式外伤,但有可能有内部的毛细血管破裂,有看不见的内出血,处于炎性溢出期,紧急的处理原则是冷敷、加压、固定、卧床休息。24小时后情况基本稳定,这时再施灸活血化瘀治疗。损伤严重或有肿胀者,应观察48小时之后施灸治疗。持续剧烈疼痛或疑似骨折的,医院。

15、肾是泌尿器官,为什么体虚乏力、生殖系疾病要用强肾灸?

中医、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疗体系。西医认为肾脏是一个泌尿器官,而中医理论则认为肾与人的生长、发育、生殖功能、体能强弱、寿命长短、水液平衡都密切相关,因此针对这类疾病会采用补肾的方法。同时,也是基于祖国医学理论研制了强肾灸,特别是对于肾阳虚的情况有非常好的作用。

16、太阳灸和针灸有哪些区别?

(1)针刺要求取穴极准确;灸贴只要按穴敷贴,稍有偏差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针刺每针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灸疗则可维持12小时,治疗的时间长。

(3)针刺有很多的穴位禁针;绝大多数的穴位均可施灸。

(4)针刺一般用手法和微电流来强化刺激;灸法则是用温热效应来强化刺激。

(5)针刺只能由专业医师施行;太阳灸则可以自行医治。

(6)针刺要穿透皮肤,故针具要严格消毒;灸法则不穿透皮肤,可避免交叉感染。

(7)针刺者在治疗时不可变动体位;太阳灸在治疗时可自由活动,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8)部分患者尤其是小儿对针有畏惧感,难以接受针刺;灸法则畏惧者少,而为患者接受。

17、太阳灸常用穴位有哪些?其作用分别为什么?

(1)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腹泻、泄泻、痢疾、消化不良、瘫痪,亦为全身强壮要穴。

(2)三阴交: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主治泌尿系统疾病,腹痛、下肢麻痹或瘫痪。

(3)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髁下缘,当胫骨内侧缘和腓肠肌间凹陷处。主治腹胀、腹泻、水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遗精、下肢麻痹、膝痛等。

(4)阳陵泉:位于小腿外,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口苦、呕吐、黄疸、肝炎、胆囊炎、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瘫痪。

(5)脾俞:位于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黄疸、腹胀、呕吐、泄泻、痢疾、贫血、水肿、脾胃虚弱。

(6)胃俞:位于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胃痛、胃下垂、腹胀。

(7)环跳:在股骨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骨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主治腰腿牵痛、半身不遂、下肢麻痹、风湿痹痛。

(8)中极:位于正中线上,肚脐下4寸处。主治遗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

(9)关元:位于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主治尿闭、遗尿、尿频、遗精、阳痿、月经不调、泄泻、脱肛、疝气。

(10)神阙:位于脐窝正中,主治虚脱、腹痛、腹泻、脱肛。

(11)中脘:位于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主治呕吐、腹痛、胃炎、胃下垂。

(12)膻中:位于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两乳头之间的中点处。主咳嗽、喘气、呃逆、心绞痛。

(13)命门: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主治腰脊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带下、慢性腹泻、下肢麻痹。

(14)身柱:位于第三、四胸椎棘突之间,主治发热、咳嗽、气喘、癫痫。

(15)大椎: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主治发热、流感、中暑、虚劳、癫痫、颈痛、哮喘。

更多热门资讯戳↓↓↓

张总:开创灸法养生产业,培育直销产品竞争力

派福利啦!分享超微钙清洁套装使用体验,赢大奖

物流运营“质量月”活动火热进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zihuaa.com/zhgc/87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