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学习方法,浓缩实用干货
全文共字,阅读约需3分钟
撰文丨好课
青年文摘丨原创出品
汪曾祺写栀子花: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管得着吗!”
很多人读完之后,不禁失笑。甚至有人说,这种写法,很摇滚!
畅销书作家舒明月看过认为,其实汪老这种拟人的写花手法,只是偶然用之。大多时候他还是在走传统路子,承继的是《植物名实图考长编》等古代植物学者作的那种准确、简洁的说明文风: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
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
她还提到,不仅汪老,很多名家也爱沿用这个路子。比如张恨水:
山野间有小花,紫瓣黄蕊,似金钱菊而微小。叶长圆……一雨之后,花怒放,乱草之中,花穿蓬蓬杂叶而出,带水珠以静植,幽丽绝伦。
一种是着眼于花本身的样貌习性,静态说明;一种是拟人手法写花的鲜明个性。和开头栀子花描写类似的,还有人这样写茶花:
茶花这种花,凋谢时绝不是一瓣瓣掉,而是囫囵整个滚落下来,人头一般。
强烈又可爱!这也解释了茶花又名断头花的由来。你喜欢哪种写法?
END
「青年文摘阅读与写作训练营」专注阅读与写作
持续提供经典、原创、实用、有趣的内容
原创投稿邮箱:gfzwl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