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公历8月7日)(农历六月廿六)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蝉鸣
立秋刘翰(宋)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八月,迎来了初秋的第一个节气——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花镜》上说:此木能知岁。它每枝有十二片叶子,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如果闰月,就会多长出一片。
梧桐在清明节开花,如果不开花,这年的冬天就会十分寒冷。在院子里栽上一棵梧桐树,不但能知岁,还可能引来凤凰。“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非梧桐不栖,所以,古时皇宫里一定要栽梧桐树。
立秋,是夏天即将过去的预告,是秋天即将到来的通知,是植物孕育果实、走向丰收的转折和关键。更让人舒心的是,她带来了人们心头的凉意。此时,房前屋后,枣子、柿子、梨子挂满了枝头,逐步显示出红的、橙的、白的灿烂颜色。
传统习俗
立秋,是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日。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
赤小豆秋桃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从唐宋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赤小豆的风俗,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立秋当日,大人小孩都要吃上一个秋桃,然后将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那天再把这个桃核扔到火炉里面烧成灰烬。据说,这样就能免除一年的瘟疫灾病。
△?农事习俗
除此之外,还有立秋日戴楸叶,吃莲蓬、藕,赏苿莉、枙子花,啃秋等农事习俗。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也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
大愿法师养生法
立秋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古人认为“秋天宜收不宜散”,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这样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
食疗立秋节气的养生,讲究的是清热排湿,宜养肺气。
百合20克银耳40克莲子15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
《药师法门健康养生随许法》一书中提到:用五味食物熬粥喝,百合20克,银耳40克,莲子15克,糯米50克,熬好时放适量冰糖即可。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润肺生津。
另一种方法就是用鱼腥草、白梨、冰糖炖汤喝。鱼腥草能够提高肌体的免疫力,且具有清热、利尿、解毒的功效,这个时候喝鱼腥草白梨汤还能有效地抑制牙痛、心烦失眠的症状。
摇篮式大愿法师说,立秋时节可以多做瑜伽“摇篮式”疏通膀胱经。
仰卧在地上,双腿弯曲,脚踩住地面,双手扶住膝盖,小腹收紧,下颌内收。然后让背部在地面上像摇篮一样前后滚动。
“摇篮式”能够刺激到三条重要的经络:中间是督脉,两边是两条膀胱经。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是阳经的“总管”。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经,下午3点正是气血经过膀胱经的时候,选在这个时间去做这个摇篮式,尤其是对于腰酸背疼、腰肌劳损的人来说效果是最好的。
立秋,本是季节的轮回,自然的蜕变。然而,在四季中,秋却是最易让人进入沉思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把自己同纷繁的世俗生活拉开点距离,就会获得一种看世界和人生的新境界。
注:本片所有养生方均来自大愿法师《药师法门健康养生随许法》
药师法门养生小妙方的不定期更新
喜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