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拍预告厦门博乐德秋拍专场总

治疗白店风用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bdfyw/180412/6162073.html

厦门博乐德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10月26日-28日在厦门凯宾斯基大酒店进行预展,于10月29日下午13:30正式举槌开拍。本次拍卖会将在凯宾斯基厅和大中华厅同时开拍。

本季秋拍共推出7个专场,分别为,各专场撷取众多来源显赫、传承有序、证书齐全的重量级拍品,以飨四海藏家。

以下是本季秋拍各大专场的精品总览:

取境——古董珍玩Ⅰ

本季古董珍玩专场,博乐德与世界知名的英国收藏家、顶尖古董商拿达·瑞斯帝(NaderRasti)先生合作,精心遴选,征集到众多佳器美玉近两百件,将在「取境——古董珍玩I」和「韫古——古董珍玩II」两个专场集中呈现,其中不仅有英国重要收藏家AJSpeelman先生的多年珍藏,亦有著名考古学家郑德坤的私人旧藏,还有不少海外回流的精品瓷器、文房墨宝、剔红等臻品,值得藏家納藏。

清乾隆六世班禅肖像

H:48cm.W:25cm.

来源:AJSPEELMAN(斯皮尔曼)旧藏。

参阅:

1、《紫禁城帝后生活》,中国旅游出版社,年;

2、TheJongen-SchleiperCollectionofFineThangkas,伦敦邦瀚斯,年5月11日;

3、《清宫藏传佛教文物》,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年,第页,图36。

RMB:1,,~2,,

说明:此像为瓷质,六世班禅头戴通人冠,身着交领式僧衣,面颊饱满,双目凝视,表情祥和,面部的塑造立体而写实。身穿藏式三法衣,外披僧氅,衣纹的刻划简洁流畅,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捧经文,手指的表现富有肌肉质感,一丝不苟,全跏趺坐于莲台上。面部及手足敷金彩,法衣施红黄二色彩釉,所施黄彩鲜妍明快,红彩亮丽夺目,松石绿淡雅娇嫩,诸色萃汇,熠熠生辉。整体敷色厚重华美,制作细腻考究,六世班禅大多为金铜铸造,如本品粉彩塑造者可谓少之又少,其制作过程更难人为控制,极容易变形疵裂,加之底部以藏、汉两种文字金彩书写纪年,由此可见本品之珍罕。

明或明以上白玉鸟首壶

H:14cm.

出版:《木扉珍藏玉器》,BluettSons,年,51号。

RMB:2,,~3,,

说明:此壶白玉制,玉质略带沁色,质地温润,包浆圆融。器体稳重饱满,仿战汉时期匏壶之造型,略加改制而成。束颈,鼓腹下垂。壶身略微倾斜,一侧雕简化的鋬手,另一侧饰鸟首,壶腹装饰简洁明快,以减地凸起的绳结纹相接,口沿及底部饰一周连珠纹,除此之外别无他饰,鸟首雕琢生动写实,昂首上扬,长喙曲颈,颇为特别。宋代以来仿古之风颇盛,金石学兴起,追摹上三代之造型层出不穷,但又多结合时人之巧思,设计独到,陈设效果高古静穆,又不乏华美雅致,令人叹服。整器以大块白玉整雕而成,造型优雅,刀法精绝,磨工润泽,可谓仿古彝器中之翘楚。

符瑞——御瓷粹珍

「符瑞——御瓷粹珍专场」征集了一系列品质卓越、来源清晰的珍贵中国瓷器,囊括官窑彩瓷、青瓷、单色釉、空白期等御瓷精品,以及各具特色的文房小品,亮点颇多,其中不乏来源于鸿禧美术馆、台北翦淞阁、知名人士的旧藏。

清雍正洋彩珊瑚地花卉纹碗

D:11.6cm×2.

款识:雍正御製

来源:鸿禧美术馆旧藏。

展览:

1.史彬士,《中国历代陶瓷选集》,鸿禧美术馆,台北,年,图;

2.《鸿禧集珍:历代陶瓷·鎏金佛造像特展:陶瓷图录》,高雄市立美术馆,高雄,年,图95~96;

3.《景德镇千年展》,岐阜县现代陶艺美术馆多治见市,莰城县陶艺美术馆,笠间市,山口县萩美术馆,山口市,松涛美术馆,东京,-7年,编号35。

参阅:

1.《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国立故事博物馆,台北,年,编号(图一);

2.《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年,第53页,图、;

3.《清代瓷器赏鉴》,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第97页,图。

RMB:7,,~8,,

说明:对碗侈口、浅腹、矮圈足。器内平素无纹,白釉莹润,外壁以枣红色为地,洋彩绘内蓝外黄牡丹三朵,花朵之间间饰绿紫卷草纹。象征大富大贵的牡丹花在枝叶衬托下,显得格外娇艳美丽。白釉底,底心青花书“雍正御製”两行楷书双方框款。康熙朝以降,色地上绘明懿花卉纹甚是流行,对比美感深得帝王青睐。此对碗製式、色调延续康熙御瓷风格,属雍正早期经典之作,陶瓷学者称呼此批珍稀御製瓷碗,或为五彩、或为珐琅彩、或为洋彩,虽尚无定调,然毋庸置疑,此乃专为雍正帝所造之御瓷,端庄大方,尊贵非凡。此对瓷碗之款,应属青花书于并烧造于景德镇御窑厂,比较同样造于御窑厂之书款官瓷,此对碗同落青花御製款,可谓寥若晨星,极为珍罕。清世宗雍正是个多才多艺的帝王,对艺术颇有追求,眼光独到,对美的判断带有辩证思维。在艺术创作上,他追求精致典雅,宫廷气质,常令承作活计的造办处“往秀气里收拾”、“往薄里磨做”、“往细处收拾”,加之雍正帝受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影响,在其指导影响下,宫廷造办处、景德镇御窑厂“日常活计”都有明显的提高,使得雍正一朝艺术创作成就有别于康乾两朝,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如此,其宫廷御用瓷製作之精美,独步大清,以致后人评价瓷器艺术有“明看成化、清观雍正”一说。清宫瓷胎画珐琅的製作发端康熙大帝,到了雍正帝时,更是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要求,迎来了珐琅彩瓷的伟大时代。雍正帝在先帝特别招徕具备珐琅製作技艺的西洋人入宫,设置珐琅作坊的基础上,甚至敕令怡亲王亲自监理继续研发,增加二十多种珐琅料色彩,传旨景德镇御窑厂烧製莹润薄透的瓷胎,以白瓷胎为地,由宫廷画师以色彩明亮艳丽的珐琅料在白地上作画,并在宫中设炉二次烧製,奠定了雍正朝珐琅彩瓷迈向巅峰的基础。雍正十三年()唐英所撰之《陶务叙略碑记》,文中对洋彩做了解释:“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法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也即是说,洋彩在陶瓷分类上应属珐琅彩釉类,其绘画装饰摹仿自西洋。唐英在另一部著作《陶冶图册》第十七编[圆琢洋采]中有更详细说明:“…所用颜料与法琅色同,其调色之法有三:一用芸香油;一用胶水;一用清水。盖油色便于渲染;胶水所调便于拓抹;而清水之色泽便于堆填也。…”

清雍正灑蓝地白花(栀子花)圆盘

D:33cm.

款识:大清雍正年製

来源:

1.日本私人收藏;

2.蒋介石旧藏;

3.香港佳士得,年秋季拍卖会,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Lot.;

4.香港苏富比,年秋季拍卖会,中国重要瓷器工艺品专场,Lot.。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釉彩·素三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年,第78页,图63;

2.《玫茵堂藏中国陶瓷》,第页;

3.《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8-69页。

4.《中国历代陶瓷选集》,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年,第-页,图。

RMB:3,,~6,,

说明:盘造型规整而典雅,敞口弧壁,底承圈足,瓷质莹润,胎薄体轻,胎质洁白,抚之光润。盘之内外壁均以洒蓝釉为底色,其上以瓷堆白之手法装饰栀子花纹样,蓝白相间的色泽对比分外醒目,纹样工整而雅致。白底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双行楷书款。圆盘画工规矩而不失严谨之态,这与雍正皇帝提出将“内庭恭造之式”作为衡量艺术品标准密不可分。(《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雍正五年《记事录》有:“朕从前着做过的活计等项,尔等都该存留式样,若不存留式样,恐其日后再做,便不得其原样。朕看从前造办处所造的活计好的虽少,还是内廷恭造式样。近来虽甚巧妙,大有外造之气。尔等再做时,不要失其内廷恭造之式。”)并在要求符合“内廷恭造之式”的同时,更反复强调“精细”、“文雅”之原则,甚至亲自关心到每一件器物具体的样式与颜色。而如本品之装饰纹样即为仿宣德一朝蓝底白花器物,并略加巧思化裁而成,完美体现出浓厚的宣窑遗风,搭配极富内廷恭造气息之缠枝花卉纹,可谓一件雍正御窑法古却不泥古佳作。相较宣窑之作,其造型、纹饰及韵味少一分清冽豪迈,多一分严谨秀雅,直接体现了雍正皇帝本人独特的审美意趣。以施釉技法而言,雍正年间对早明设计的模仿可谓唯妙唯肖,正如一件刊于陆明华著《明代官窑瓷器》(上海,年,图版5-33),属上海博物馆所藏之雍正作例。与万历盘以一般钴蓝釉下青花作留白绘饰不同,宣德作例及上海博物馆的雍正盘,皆在白釉上施一层均厚深蓝色釉,其中的氧化钴已溶解。现拍品上的蓝釉更是以覆盖细纱之竹筒吹洒上色,形成如此细致的洒蓝效果。雍正一朝虽仅十三年,但其瓷器精益求精,质优量寡,一器难求,其中又尤以仿古瓷的艺术成就最高,此器即为其中之佳品。造型秀美,胎质细致,釉色淡雅,纹样娟丽流畅,仿以古意,备储精巧,妙不可言。

「金玉青烟——读书楼藏明清铜炉专场」隆重呈现百余件来自读书楼主人杨炳祯多年的珍藏,这也是大陆拍卖有史以来,首个大规模的读书楼藏明清铜炉专场。杨炳祯先生是台湾宣德炉收藏界的权威人物之一,他发表的《金玉青烟——杨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铜炉》》在学术界和收藏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二十一世纪宣德炉系统化的收藏奠定了基础。此专场的明清铜炉形式大小各异、造型雅致、色韵内敛而光泽外显,从小可盈握,大至摆置案几陈设,几乎没有一件雷同,并且大部分著录于《金玉青烟——杨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铜炉》。

届时,博乐德将邀请杨炳祯先生出席明清铜炉专题讲座,以及举办杨炳祯《金玉青烟》现场签售会,为广大藏家提供千载难逢的交流机会,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zihuaa.com/zhzy/9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