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梨花风起正清明,

广大赤峰城乡居民:“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之时,我们再度迎来了追思怀远的清明节。去年此时,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常态,从传统春节到清明时节,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付出艰苦努力,开创了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良好局面。“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我们现在虽然取得了疫情“清零”的胜利,但防控措施不能“清零”。为实现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的目标,我们特向广大城乡居民倡议:一、转变思想观念,走上“云”端寄哀思。清明缅怀先烈、祭奠故人是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但祭祀方式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特征。在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时,在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进行时,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化表达,文明祭祀、“云”寄哀思正当其时。倡议广大居民通过网络祭祀方式祭奠故人,可登录“赤峰祭祀网”免费创建在线纪念馆,通过在线焚香、点烛、献花等方式完成祭祖心愿。形式虽不同,情意却不减,足不出户同样可以表达对先烈的崇敬、对亲人的思念,用鲜活的形式阐释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摒弃陈规陋习,文明低碳祭先人。确有实地祭扫需求的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配合祭扫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合理安排祭扫时间,避开高峰日,分时错峰祭扫。倡议通过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家庭追思等方式祭奠先人。要严格遵守森林草原防火有关规定,严禁野外明火祭扫,严禁在各类墓地墓园以及街道路口、广场、居民区、河道、公园等场所焚烧祭品、燃放鞭炮、抛撒纸钱,把清明节从烟熏火燎中解放出来,还清明一个“清明”。倡导祭扫服务机构积极创建“无烟陵园”,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迷信行为,多组织开展代客祭扫、鲜花换纸钱、植树寄哀思等活动,为群众提供温馨、优质、便捷的服务。三、发扬传统美德,厚养薄葬尽孝道。“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要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老人健在时多关心厚爱、多嘘寒问暖,精神上抚慰,物质上帮助,让他们居安食美、颐养天年。老人逝去后,不讲排场、不讲阔气,从俭办丧、文明祭奠,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无憾,这是对孝道的最好传承。四、党员干部带头,率先垂范树新风。倡导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积极推行火葬,倡导壁葬、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把对逝者的缅怀从注重物质载体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促进移风易俗。加强对亲友和周围群众的引导,严格遵守防疫和防火有关规定,及时劝阻不文明治丧行为。提倡骨灰深埋、不留坟头、不私建坟墓,把更多的人类生存土地空间留给子孙后代,造福人民。把清明缅怀先烈、祭扫英烈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深刻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凝聚精神力量。

故人音容宛在,先辈德业长存。让我们共同携手,用安全文明祭扫的实际行动,播散新时代的文明新风,共度“平安、有序、绿色、文明”的清明节,积极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助力,为守护好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贡献力量,为建党百年华诞献礼!

赤峰市文明办赤峰市民政局年3月19日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zihuaa.com/zhzy/7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