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豫信杯rdquo中国

北京看皮炎好医院 http://liangssw.com/bozhu/11449.html

我的喝茶

李晋

我喝茶的感觉是,湛若秋露,穆如春风。说起喝茶,想起了许多事情。

我的老家,那里不产茶、人们也没有喝茶的习惯。第一次接触茶大概是我七八岁的时候,一次我贪吃造成停滞受凉,肚子痛得难受,敲着“嘭嘭”响,母亲说,用茶和红糖炒炒,添水烧开,喝喝就好了。母亲从柜子里拿出一点她保存的茶叶,连同红糖放在锅里炒热,添上一碗水烧开,盛在一个大瓷碗里,让我趁热喝了。我喝了一口,不太好喝,又苦又涩又甜,在妈妈慈爱地威逼下,我不情愿地喝完了。说也奇怪,喝下去舒服多了,肚子“咕咕”响了几下,竟不痛了。第一接触茶,茶是治病的良药。

第一次真正喝茶,是我考上师范那一年。26年前我考上师范临去上学的一天夜晚,吃过晚饭,大伯、二伯、舅舅都来我们家聊天。父亲也在家,大家坐在堂屋里闲谈,父亲说,来来,咱们喝茶,舅舅说,还喝茶呀!父亲笑着说,喝吗!他从柜子里取出用报纸包着的茶叶,抓了一小把,放在一个小铝壶里,倒上开水,又让妈妈拿几个玻璃杯,给大伯、二伯、舅舅都倒一杯,破例给我也倒一杯。茶水是黄褐色的,喝着涩涩的,没觉着好喝。伯父、舅舅和父亲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我在一旁听着,他们给我说了一些在外上学要注意的事项和一些做人的道理。那天夜里,闲谈了还长时间,小吕壶的水完了,我就往里面倒开水,以致喝过几壶后,再喝已经没有涩味了。

若干年后,我才知道,父亲那天晚上泡得茶,是他多年收藏的一种绿茶,平时不舍得喝,只有来了客人或在重要场合才取出一点喝,大概已经放了好几年了,怪不得喝着是那样的味道。

第一次喝新鲜绿茶是在上师范时期。上师范第三年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我们宿舍几个同学逛街从外面回来,路过隔壁宿舍,看见同班姓杨的同学在用一个玻璃杯喝茶,闻着清香扑鼻,茶叶呈青绿色,一根根竖在茶水里。大家都说,真香,让我们也喝点。姓杨的同学到也大方,说,美味共分享,我这有一小包呢,谁去打开水?我便自告奋勇地花2角钱到学校茶炉去打了两大壶开水。大家纷纷拿来自己的玻璃杯、茶缸,没有玻璃杯和茶缸的,把自己吃饭的搪瓷碗拿来,姓杨的同学给每人分点茶叶,大家用开水冲着喝。那茶真香,茶水清澈透明,喝起来满口甘香。大伙儿一边高兴地谈论着,一边开心地喝着茶,不知不觉两大壶开水喝完了,又有人主动去打开水继续喝,一直喝到天黑吃晚饭时才散。大概是喝得太多了,绿茶提神,我们同寝室的6个同学兴奋得半夜都睡不着觉。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当时喝得是什么茶,大概是银针或毛尖之类的绿茶,也一定是当年的新茶。那是我第一次喝新鲜绿茶,也是喝得最香、最开心的一次,那时上学无忧无虑、还没尝到人生的艰辛,同学又都很单纯,至今仍怀念那次喝茶。

师范毕业,我被分到家乡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教学。教师少、教学任务重、环境艰苦,每天早晨5点20起床,晚上夜自习下课已是9点,还要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至深夜。每天三餐还要自己做,教学“连轴转”,时间长了,往往深夜批改作业我就打瞌睡,我就想起在上师范时喝绿茶半夜睡不着的情景。我就从微薄的薪水里拿出5元钱,在村小卖部买了一袋廉价绿茶。每天上完夜自习,便泡上一杯绿茶,开始批改作业和备课,每每疲倦时我便喝一口茶来提神。从此一盏孤灯、一杯清茶便陪伴我至深夜,也陪伴着我在山村教学的寂寞孤苦的岁月,从此我也养成了喝茶的习惯。同事和家长到我办公室谈事,必奉上一杯清茶。

后来公选到县城宣传部工作,以写通讯报道为主,更离不开茶了。每每写新闻,呷上一口清茶便觉得思路开阔,写不下去时,就猛饮几口休息一会便觉得茅塞顿开。条件比在乡村教学好多了,喝得茶也多了,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六安瓜片、铁观音等都喝过;绿茶、青茶、红茶、白茶、普洱茶等各种茶也都尝过;也曾经在杭州西湖喝过龙井,在苏州园林喝过碧螺春,在海南的椰林里喝过苦丁茶;对我来说喝茶的感觉真好!

在小城也结交几个文朋诗友,工作之余或节假日闲暇之时,朋友们便约在一起喝茶聊天。朋友知道我爱喝茶,有时便主动找我喝茶,一来二去我的茶竟不够喝了。但每每得到新茶,我便主动打电话约朋友来喝茶,一见面我嘴上笑骂着朋友是“狠心贼,来喝我茶”,却内心欢喜地为朋友们泡茶喝。一次我去采访全国猕猴桃专家朱鸿云教授,一个知识渊博、慈祥可爱的老头,老头爱喝茶,采访结束,老头非要送我一罐台湾高山冻顶一级茶,我一看价钱,乖乖,台币,赶紧推辞,推辞不掉只好接受。拿到茶,我便兴开了,打电话约几个好友来喝茶。

宁可食无肉,不可饮无茶。最是那偷得浮生半日闲时,泡一杯清茶,取一本闲书,往书房或阳台一坐,一边饮茶一边看书,人生佳境也莫过如此。在各种茶中,我还是爱喝绿茶,取一点绿茶放在玻璃杯里,用开水冲下,看着新鲜绿色的叶子在水中欢腾起伏,心中就好像面对整个春天,生命也鲜活起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热闹的人生与荣光的场面,都终归会烟消云散;生活演变中的浮沉起落和爱恨情仇,也终究要归于尘土。一杯清茶下肚,生活的艰辛失意,人生的名利荣辱,一切都可以暂且放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作者简介:李晋,男,河南西峡县人,70后,公职人员,爱好文学,在纷繁的世界里以文字暖心,省民协会员,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文汇报》、《中国旅游报》、《炎黄天地》、《躬耕》、《南阳日报》等报刊和网络媒体。“豫信杯”中国散文大赛征稿启事

嗅一抹茶香,在波澜阵阵的孤寂中静静等待。没有不会来临的春天,没有与茶无缘的文人墨客。让我们牵手七龙山,相约信阳豫信茶业,相会在茶韵袅袅的豫信信阳毛尖核心产区——信阳南湾湖畔,品一杯渴望已久的毛尖。

“豫信杯”中国散文大赛由“红罗山文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zihuaa.com/zhzy/10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