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逢你六秩大寿,林西全体干部以最大兴奋,欢度此光荣诞辰,举行盛大祝贺。并于是日共议成立朱德骑兵旅,以速疾奔腾之盛,永志你的事业长春。誓将策马赴敌,旨在民主和平;立功取胜,用慰伟大号召。无敌铁骑,将以你的名字,永壮军威;更与你的伟大事业,凝辉伟大。尤以无限热情,祝你的英姿永辉,胜利大旗永扬。临电神驰,不尽一一。”
这封言辞恳切、铿锵有力的电报发出于年11月30日,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人民子弟兵对首长的崇高敬意,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不渝。电报的接收方是八路军的朱德总司令,而发出这封电报的正是当时驻扎在林西县的冀热辽中央分局。在朱德总司令诞辰六十周年之际,冀热辽军区司令员程子华发布命令,从热中(乌丹地区)、热西(隆化地区)、热北(林西地区)各抽调一个骑兵团,组建一支新的骑兵部队,这就是威名赫赫的——朱德骑兵师(起初叫骑兵旅)!
(林西镇内胸戴大红花报名参军的青壮年)军令如山,各地纷纷响应中央分局的号召,拿出了自己所属的最好部队、枪支和马匹给冀热辽军区,朱德骑兵师很快组建完成。热中为第一团,热西为第二团,热北为第三团,各团下属四个连,每团四五百人不等。林西县大队骑兵连被编入了热北骑兵三团。
朱德骑兵师组建完成后,一、二团分别赴翁牛特旗和隆化地区打游击,收复失去的根据地,骑兵三团仍然留在热北地区,在林西、林东、天山、大板各旗县执行剿匪任务。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朱德骑兵师三团曾追剿过小城子公益阁大地主、土匪头子于秀成、四区兴隆村任成藻,叶金生等匪股。战士们骑着战马,不分昼夜地奔驰战斗在乡村僻壤、深山老林和草原深处,消灭收编改造土匪,肃清匪患,保卫热北根据地,保证了当时建政、清算复仇等群众运动的开展。
(整装待发的“朱德骑兵师”)经过八个多月的剿匪活动,骑兵三团有了新的发展,人员、马匹和武器装备显著增加。团里按照马的毛色统一调整了各连的马匹,有的连是白马连、有的连是黑色连、有的连是枣红白连。在剿匪作战中,战士们的军事素质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让敌人闻风丧胆。
年9月,骑兵师从22军划分出来,由冀热辽军区统一调度指挥。骑兵师三个团在林西县大庙一带集结,师首长全部到位,在阴河川一带进行了短期的纪律教育,补充了装备。这期间战士们知道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进一步明白了自己当八路军、参加革命的意义,更加清楚了八路军是人民的军队。
10月,骑兵师经老府、宁城向东北前线行进,10月中旬部队抵达朝阳附近,配合9纵11纵解放朝阳。年11月2日,骑兵师在义县的九宫台门和李家沟一线,与增援朝阳的国民党92军遭遇。发现敌人后,骑兵师抓住战机,全师铁骑全线向敌人阵地猛冲了过去,战士们策马挥刀,高喊着冲啊、杀啊,在敌群中往来冲杀。喊杀声,战马的嘶鸣声,如从天降,突然的袭击和勇猛的拼杀把敌人吓懵了,他们乱作一团,枪也不会放了,有的不分东西,乱撞乱跑,有的呆若木鸡,惶恐万状,很快就放下武器,交枪投降了。
(战场中拼杀的“朱德骑兵师”)这次遭遇战,朱德骑兵师大获全胜,歼灭国民党92军侯镜如部,俘虏敌人多名,除敌军长侯镜如乘车逃跑外,其余步兵、炮兵几乎全部被我军俘获,还缴获好多军车、野炮,榴弹炮和各种重型武器。
大捷后,战士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到,蒋军并不比土匪强悍,没那么难打,大大增强了战士们的革命斗志。
与此同时,朱德骑兵师虽然暂时离开了林西,但林西一直发挥着骑兵师大本营的作用。林西成立了冀热辽自卫战争动员委员会,提出了“充实前方作战部队,动员物资支援前线”的战略任务,各界人士都踊跃捐助支援物资,广大群众省吃节用,把节省下来的物资送到前方战场。老兵张金一名战马饲养员,他回忆道,自己曾照顾过一批病马,瘦骨嶙峋,无法再上战场。林西老乡慷慨的用自家年轻力壮的骏马和病马做交换。在当时,马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力,老乡宁可自己吃亏也要支援前线,足见林西百姓对解放事业的大力支持。
朝阳县城解放后,为了防止敌人增兵,朱德骑兵师急行军三日,迅速赶到义县,包围了县城。惶惶不可终日的第师守敌见我军神兵天降,兵临城下,赶紧趁黄昏偷溜出城,一溜烟逃命去了。骑兵师一摧战马,紧追不舍。次日上午十时左右,骑兵师在义县公路的余积屯一带追上了敌人。敌人先行一步,抢占了山头,居高临下向骑兵师发动了攻击。这时骑兵师正行进在狭长平坦的地带,骑兵目标大,稍一耽搁就会带来巨大的伤亡,首长立即下令,两个骑兵团疏散开来,全线冲锋。
战士们发挥自己精湛的骑术,扬鞭催马冲锋在前,随着嘀嘀哒哒的冲锋号声和骑士们的冲杀声,他们手举战刀,洪水般向敌阵冲去。尖刀排的战士迎着敌人的子弹,飞马冲上了山顶,消灭了正在扫射的敌人,其它敌军见状,不敢继续抵抗,拔腿就跑。这时我军的大队人马也已赶到,敌人乖乖地当了俘虏。此战仅仅用了90多分钟,就把国民党师彻底打垮。
朱德骑兵师在义县进行的速决战,得到了一线总指挥部的表扬,称这次战斗是东北战场进入秋季反攻以来,继锦西杨仗子大捷之后,又一伟大胜利。战斗结束后,部队在黑水召开了庆功大会,表奖了战斗有功人员。
(在林西冬不冷进行冬训的“朱德骑兵师”)年12月,朱德骑兵师离开黑水,回到了诞生地林西县,在城郊冬不冷等地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冬季军事大练兵,训练马术、马上射击、马上劈刀、战术训练等项目。
时维腊月,农历新年的脚步慢慢临近,战士们依然在加紧训练。林西籍士兵的家就近在咫尺,母亲坐在煤油灯下,意切切的盼儿归家,年夜饭的袅袅炊烟深情呼唤在外的孩子,但没有一个战士离开训练场。战士们深知,林西虽然解放了,但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还有更多的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着他们去解救。
(林西百姓夹道欢迎解放军)经过近半年的休整,朱德骑兵师的精神面貌和战斗实力都有了质的飞跃,再次生龙活虎的返回到战场。部队从林西出发,取道围场参加解放多伦战役。
多伦在热河北部,在解放战争期间是匪患猖獗之地。当时多伦城内驻有守敌保安第10、第17两个团,还有第四城防纵队和惯匪白金辉的部队。攻打多伦的作战任务落在了朱德骑兵师和我军独立步兵五师的肩上。
朱德骑兵师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各团就分别占领了多伦的外围东菜园子、河东、西大仓,与五师一起形成了对多伦城的合围。敌骑兵部队在城楼敌人的掩护下,几次从南门冲出,欲夺南山阵地,都被连连打退,双方互有伤亡。
总攻开始后,北门守敌丧心病狂的用几百名老百姓作挡箭牌,冲击我军阵地。我军放过百姓和三百多名敌骑兵后,以猛烈的炮火压制住了后面的敌人,迫使敌军又退回城去。逃出来的三百多骑兵,在我军二、三团拦截砍杀中伤亡大半,所剩无几。
随后,我军组织攻城。攻城之前骑兵师成立了攻城尖刀排,战斗中,在猛烈的炮火轰击和掩护下,尖刀排的战士们一起冲到城边,一提缰绳,战马纷纷从塌落的缺口中跃进了城里。他们边前进边挥枪射击,后续部队紧跟着也攻进了城内,城门被打开,大部队攻了进去,当晚多伦县城宣告解放。
时间来到年,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把盘踞在东北的蒋军卫立煌集团封闭在东北,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辽沈战役一触即发。朱德骑兵师奉命转移到隆化县杨树沟一带,指战员们换发了夏季服装,补充了部分军马装具,然后秘密进关。到河北省冀东地区,目的是切断北宁段铁路,阻止华北敌人增兵锦州,拒敌于辽沈战场之外。
朱德骑兵师进关后,先在遵化、宝坻、蓟县和唐山、天津、北平之间打游击,同国民党来往周旋。
9月上旬,骑兵师突然从宝坻县回兵,到北宁北面的格丁庄一带隐蔽驻扎,准备配合东北战场攻打锦州。锦州在辽沈战役中具有着无比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敌人向关内溃逃的唯一陆路通道,为了坚决执行毛主席“关门打狗”的战略,朱德骑兵师死守铁路沿线,扼住了敌人增兵的咽喉要道。
此间骑兵师几次派兵,和民工一起,趁黑夜切断滦县宝安山间的铁路,拆毁桥梁和铁轨,敌92军和62军几次企图增援东北,都被成功阻击。
10中旬,敌军以鱼死网破之势,企图修复铁路,强行通过,增援锦州。朱德骑兵师在雷庄、毛三庄威峰山处同敌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据亲历这场争夺战的林西县官地镇马鞍山村老兵程发玉后来回忆,他和战友们在毛三庄威峰山阵地上激烈战斗,夜间他们拆毁了铁路,白天国民党13路军组织工兵进行抢修。程发玉身为排长身先士卒,发挥骑兵山地和夜间作战的优势,带领他所在的二排的战士,再进行拆毁切断,阵地在猛烈的炮火中几易其手,敌人强修铁路的企图终未能得逞。战斗打了38个小时,直到锦州宣告解放后,骑兵师才完成使命撤出阵地。
(休息中的战士)这次阻击争夺战是朱德骑兵师历史上付出代价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与敌军争夺最激烈的一次战斗。骑兵师和滦县县大队多指战员,阻击4万多国民党军,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此次战役中倒下的战友乃至同乡,成了程发玉心中永远的伤,从林西出发,一起和他并肩战斗的黄骠马也长眠于滦县的威峰山下。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巍巍山海关见证了林西子弟在关里关外战场上,为中国的解放做出的牺牲,厚重的黑土地连接着林西与东北、华北大地,埋骨之所即是故乡。
(“朱德骑兵师”解放北平)东北全境解放,参加辽沈战役大军进入山海关,拉开了平津战役的战幕。朱德骑兵师和兄弟部队一起参加了平津战役,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北平入城式,受到了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
年6月,骑兵师奉命南下,到中南地区扫荡国民党残敌。
年2月末,骑兵师从河南省漯河挥师北上,到达北京良乡。
年4月2日,朱德总司令在北京南苑机场,亲自检阅朱德骑兵师。上午11点左右,南苑机场“八一”军旗迎风招展,盛大的阅兵式开始。朱德总司令在师长卜云龙、参谋长黄道充的陪同下,检阅了威武的骑兵师。
脱胎于林西大地的朱德骑兵师,历经了战火的洗礼,来到了新生的首都,呼吸着新中国自由的空气,享受着革命胜利后的喜悦。随后,骑兵师被改编为步兵师,“朱德骑兵师”这个璀璨的名字永远留在了硝烟弥漫的历史中。
(南苑机场接受朱德总司令检阅)在之后的岁月里,大部分战士又参加了 ,也有的去更远的地方创建农场,垦荒种粮,还有的战士转业回家,为建设家乡继续战斗。朱德骑兵师聚在一起,犹如熊熊烈火,在浴火重生中百炼成钢,生成无穷的战斗力量。散开就像繁星满天熠熠生辉,就像涓涓细流润泽苍生。林西人会一直记得,有一支铁骑从林西策马扬鞭,像一股旋风纵横驰骋在这片土地上,赫赫战功使敌人闻风丧胆,英勇事迹至今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对于后人而言,精神力量的获取莫过于对本土红色文化与不屈的革命意志的继承与发扬,他们的精神将永远被林西人赓续传承。
(整理人:杨玉婷)
参考史籍和文稿有:
1、《林西县志》(年版本)
2、《老兵回忆录》
3、《红色林西》
编辑:刁建伟姚丽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