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医院哪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g/210505/8918432.html
洪武纹饰特征1、折枝或缠枝莲叶纹,大多呈螺丝状,而元代则为葫芦形。花瓣为麦粒形,花蕊有石榴形或圆形,叶为葫芦状,花蕊呈网状或螺旋状。2、缠枝菊大多使用扁菊纹。3、牡丹纹,在勾勒轮廓线后,不全部涂染,线内边沿有露白,而元代是小串球露白。这就是洪武著名的“花卉留白边”即“缺刻”现象。4、莲瓣纹互借边线,瓣内画宝相团花或如意云头纹,是时代特征。5、焦叶纹,中茎拔白;出现双层焦叶纹,双勾描绘的白描边框。6、回纹,为正反二个一组,不同于元青花的同向回纹。7、海涛纹的画法为“海水姜芽”。8、五爪龙纹开始多见,龙身细长,爪为轮形,配之以“飘带如意云”和“品”字形云。9、有摸印凸花的装饰。10、民窑器心多书“福”“寿”。11、外足壁上肯定没有弦纹。洪武工艺特点1、大部分器底无釉,均见明显的火石红,俗称“朱砂底”。2、元代梅瓶均为“梯形口”,而洪武则为上下一致的“直口”,并稍稍翻唇。3、除民窑粗瓷外,摈弃了元代斜削的习惯,底足齐平。4、釉色以淡乳青色为主,少数灰青色,釉层薄亮,酷似青白釉,有开片,质精者口沿为酱色釉。5、青花发色,大多呈淡灰色,没有铁绣斑。6、底足中心有乳钉状突起。永乐纹饰特征1、饰层大量减少,层内布局由密变疏,有大量留白,显得舒展大方。2、首次出现海水龙纹,摆脱了前朝细颈、长身的蛇形。龙身变肥,龙爪有力,龙发出现平直披发和竖发。3、波动的线条造成推涌式浪潮,浪潮之间绘出拔白的浪花。4、复式莲瓣纹,既有元代的分隔式,又有洪武的借线式。5、器物的主题图案往往以缠枝四季花为主(梅花、牡丹、莲花、菊花),并以蕉叶、如意、回文、波涛、月华、忍冬、重十字纹为辅纹的花卉、瓜果为装饰图案,但也有少数花鸟鱼人物图案和少数龙凤纹的器物,不见了洪武盛行的扁菊为主题的纹饰。永乐工艺特点1、釉面肥厚、光润、细腻、干净,绝无桔皮纹,有肥亮感。釉色多数为白中泛青,但较之元代,清白度有所减弱。2、青花有铁锈斑和晕散现象,后者宣德少见。3、绘画多为双勾填色,由于填色工具是用小笔,色料往往填涂不匀,出现浓淡参差,深浅不同的色变现象。4、除少数大器外,多数器物的底部均已施釉,有的底釉呈波浪纹。5、器底削足的处理,彻底改变元代斜削的方法,一般为底足平削。6、盘类等器物,出现极白的细砂底,抚摸时有极细腻的如糯米粉的感觉。7、白釉器的口边和底角,釉薄处多白色和黄色,釉厚处呈水绿色。8、器底的白釉,一般匀净,少有厚薄不匀现象,薄处泛黄,厚处呈浆白色或稍闪青色,有的器开有细片纹。9、外足根,开始出现一两道弦纹作为装饰,而洪武器绝无。10、盘碗类的敞口器口沿极薄,以手抚摸有锋利感,而后仿器口沿则多圆润,不见棱角。这种器口特点是断定年代和区分真伪的主要依据之一。11、民窑碗盘类器物的底足处理有三种:施釉、刷釉、无釉。总的特征:①、足墙较高。②足壁较薄。③碗为挖足过肩,④盘为月亮底。永乐器胎体有四种情况:(1)、厚胎:较之宣德、康熙器细润有余,坚硬不足,釉面洁白。(2)、薄胎:细腻,轻薄。(3)、松质浆胎:胎色微黄,烧结不足,底部开片较器身为重,以手弹之,胎声沙哑。(4)脱胎。宣德纹饰特征1.飞翼龙、莲龙、衔花龙、团龙等新型龙纹,是青花纹样史上第一次出现,或广为使用。2.龙形麒麟、龙形狮纹首次出现。3.出现了比永乐波涛纹更长的长浪纹饰,出现了浪花密集式波涛纹。4.双凤、狮球、波涛海兽是常见画面。5.永乐少见的细描人物故事图,宣德器中已屡见不鲜。6.团龙、团凤、各种团花纹开光纹和莲托八宝纹也是永乐少见,而多见于宣德器。7.岁寒三友图、八宝图、竹石芭蕉、莲池水藻和梵文、阿拉伯文常见。8.仍保留着青花和印花同置于一器。以洪武时为最多,永乐则很少发现,宣德亦极少。9.仍保留元代开始的兰地白花手法。宣德工艺特点1、宣德瓷的釉面非常突出的特点为桔皮纹。青花器釉面多泛青,称作“亮青釉”。前后期釉面稍白,中期为青白。有的青花器釉面气泡密集,大小不一,显云雾状、称“朦釉”,俗又谓之:“唾沫釉”。清仿宣器,多此云雾现象。2、大器,足不施釉、露胎处多为“细砂底”,并有浅红色涂抹痕,且无旋痕,如有即为后仿。3、中小器,足多施釉,但器身与器足釉面往往不一。有以下几种情况:(1)、白色洁润者,有桔皮纹,呈乳汁状。(2)、施釉不匀者,色泛浆白,于白釉中,隐隐显出一片黄色,俗称“鱼肚白”、“黄溢子”。(3)、青白色者,底部比器身稍亮。(4)、将胎开片者,呈牙黄色。4、器身器足的边际、棱角等转折处,常有呈翠青色或亮青色的积釉。5、宣德早期釉面与永乐一样,尚无桔皮纹,而后增多,晚期出现洁白釉又少见桔皮纹。6、大器采用分段接合法,所以横向接合痕,清晰可见。而清代仿品则纵向接合,痕在两侧。7、宣德青花有三种色料:(1)苏料、(2)国产料、(3)混合料。国产精料已广泛使用。8、盘、碗之底足多数有棱边感,而非滚圆的“泥鳅背”。9、盘类器削足非常特别,往往成“倒梯形”,很难用手抓起,后仿即易。10、盘类因塌底,而盘心成下凹状,凡盘子平底者大多非真宣德。11、永宣的共同点是盘内壁与底的交接处,用手摸不甚圆滑,可感到有一圈微凹棱,俗称“月亮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