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10787.html
最近,一位父亲辞职带着14岁厌学儿子游走中国的视频在一些短视频APP上火了。
这位父亲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年12月13日从家出发的,我们现在已经走了26天了,与其逼迫他继续读的话,不如让他在这段时间去思考一下,让他有一个愿意学习的心态去学,会事半功倍。
厌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成了父母们为之头疼的大问题。尤其是到了关键年级,初三或者高三时,孩子更会表现出强烈的厌学情绪,简直是“愁断”了父母的“肝肠”。曾不止一位父母向我诉苦:
我现在在家跟孙子式的,各种哄着,深怕语气说重了,孩子就撂挑子,不去上学了。你说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初三(或高三)啦,怎么就不知道“生死”呢?真是愁死我了!父母并不明白:厌学不是孩子到了关键年级才出现的,而是一直存在着。之所以感受不到,不是因为孩子不厌学,只是因为没有受到强烈的从各个层面冲击而来的升学压力而产生挥之不去并越来越强烈的焦虑。
现在厌学的孩子呈现出快速上升的程度而且年龄段越来也低有的孩子才上幼儿园就开始厌学孩子们为什么会厌学呢?
01
没有一个强烈的需要推动。
经常有父母和我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怎么了?根本不像我们小时候一样知道要学习。父母在这样说的时候,似乎忘记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很多父母小时候之所以知道要学习,是有一个很强烈的生存需要。我母亲曾经分享过我舅舅的经历,说有一年家里实在是解不开锅了,舅舅以为也要像几个姐姐一样退学在家不读了,急的在家里哭。正是因为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摆脱生存困境,舅舅读书特别的用功。这就是生存需要,是最低层次也是最迫切的需求。而现在的孩子有这样的需求么?亦或者说他们会有“吃不饱、穿不暖”的切身感受么?没有。现在的孩子不说“衣来张手、饭来张口”,最起码是生活无忧。
02
对学习目的的认知存在问题。
很多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或者说很多孩子并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很多孩子是被动学习,是被父母逼着学习。举个例子,一个刚上小班的孩子,就开始一天做一页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他们并不知道做口算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只是单纯的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如果你问孩子为什么要学习,孩子们一定会说“我爸或者我妈让我做的”,甚至还会有孩子说“为了我爸(或我妈)”。
03
没有从学习过程或者结果中得到快乐。
孩子们之所以厌学,没有从学习过程中或者结果中收获快乐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一件本就不是自己主动愿意做的事情,又收获不了快乐,孩子怎么可能会喜欢呢?孩子为什么会收获不了快乐呢?不要总把责任归结到老师身上,更多的问题还是家长造成的。父母们喜欢将职场中的规则迁移到育儿中来,只看到结果的不如意,却看不到孩子在过程中的付出以及进步。如果仅仅是看不到也就罢了,不少父母还会就学习结果的不如意打骂孩子,甚至有父母将打当成了扭曲孩子学习状态的“神器”。想一想,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千辛万苦”,不仅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还要遭受打骂,任谁愿意呢?
04
没有从父母那边学习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孩子学习结果不如意了,父母想到的不是去和孩子一起分析,寻找原因,并教会孩子合适的方法。比如说考试考的不如意了,父母应该做的事情不是去打骂孩子,而应该是一道题一道题去查看错题,尽可能了解孩子做错的原因,然后和孩子一起坐下来聊聊错在哪,并尽可能的去和孩子一起寻找避免再次错误的方法。我常常和我女儿说:考得不好不要紧,关键是弄会了、弄懂了。
了解到这四大主因后父母应该怎么做呢?一控制好焦虑情绪,不提前压迫孩子。
不少父母特别焦虑,喜欢在孩子尚在幼儿园的时候,就给孩子报各种班、做各种作业。我女儿读小班的时候,班里有孩子就已经报了七八个兴趣班,包括英语和珠心算,还有个孩子每天回去要做两页口算。孩子不过四岁,正是爱玩的年龄,利用这段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已属不易,何况加码了如此多的课程与作业呢?虽然这一段阶段的孩子因为崇拜父母而不会提出反抗,但等孩子长大一点呢?个人觉得这样的加码意义不大,更多的还是父母的焦虑造成的,不仅无益于孩子的成长,反而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抗拒。作为父母,很多时候不要自己想当然,我曾看过一个案例,一个父亲孩子刚满一周岁就开始焦虑孩子以后上不了大学。再多的焦虑也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和孩子的成长,脚踏实地一步一步陪伴孩子度过每一个学段才是最重要的。遇到问题,首先是平复情绪,消除焦虑,别把情绪和焦虑“倾泻”到孩子身上,要始终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二制定好培养计划,助力养成好习惯。
父母们对于孩子的成长并没有什么规划,更像是激情行为,想到什么就培养什么。比如专注力的培养,最佳的培养期不是在小学一年级,而是幼儿园阶段。父母们并不知道这一情况,更多的是在做幼儿园小学化的渗透,纠缠在训练和所谓的培优上,反而忽略了孩子在课堂上专注力培养,总是以孩子小、多动为理由觉得孩子好动是正常的。等到上了一年级,孩子因为难以专注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回到家作业时就会特别的痛苦,而父母此时又没有觉察到这一问题,反而一味的责骂甚至打骂,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父母要弄清楚什么时候培养什么习惯,比如幼儿园主要是培养专注力和阅读习惯,小学一二年级是培养作业习惯等等,这样才能在对的时间里培养对的习惯。三用心梳理优缺点,转变劣势为优势。
比起成绩,过程更为重要。毕竟任何的考试,都只是暂时的,都只代表过去,相比于肯定优势,还需要找到弱势,并和孩子一起寻找纠正缺点的方式与方法,而不能简单的归结为粗心、不听话、态度不好。我常常听父母朋友说我孩子特别的粗心,却从没有听父母朋友说孩子错在哪、为什么错、准备怎样改正。久而久之,孩子的问题依然存在,信心也逐步消失,变得越来越不自信甚至是自卑。自卑,恰恰是厌学的一个重要诱因。看不到希望,又怎么会愿意去学习呢?父母缺乏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和弱势的耐心。当父母拿到孩子的作业或者试卷,第一要做的不是去问考多少分、对多少,而应该自己仔仔细细的去看一下孩子错多少、错在哪。如果父母都不知道孩子的问题在哪,怎么有的放矢的和孩子交流呢?我更建议父母在和孩子有的放失沟通时,少责骂,多鼓励和肯定。四给予疏导解压时间,帮助倒空负情绪。
现在的孩子很不容易,根本没有时间来疏导情绪,许多负面情绪积压在心理无法得到疏解,情绪难以平缓,自然学习的热情就会低迷。作为父母,不管是平常,是周末,还是假期,都需要有些“视而不见”的时间,让孩子去自由支配。除了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父母还应尽可能的教会孩子一些疏解情绪的方法。如果实在是父母也不知道的,不妨多带孩子外出走一走,去到公园、乡间,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这样也能倒空负面情绪。作者简介:
鞠锋,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华夏国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员,张文质家庭教育指导师,著有《三国人物家庭教育启示录》《好家长是这么炼成的》。
供稿:靖江市妇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