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袅袅风吹蕊ldquo栀子小镇r

近日头条:▲父亲是个赤脚医生▲轮椅上的诗和远方▲你不用太努力,我也能养活你▲藏在湖禧冲的旧时光

图片由作者提供清香袅袅风吹蕊宁乡市“栀子小镇”喻家坳印象记文|罗剑青01这是一个雨后初晴的上午,天空格外明净。我随市作协采风团队顺着一缕阳光的嫩绿思绪,寻找着五月的清香。当我登上喻家坳这个乡村小镇腾辉中药材基地高高的山岗的时候,我惊诧于漫山遍野的栀子花了。

放眼望去,一层层的山岭梯田犹如锦绣的缎带,洁白金灿的栀子花缀满层层林木,开得那么优雅自如,清雅脱俗。风轻轻地拂过,栀子花便随风摇曳,一股淡淡的香味扑鼻而来,香味中含着树叶的清香,带着雨后泥土的幽香,夹着早晨空气中的暗香……整个基地弥漫沁人心脾的花香,时不时引来成双成对的蝴蝶在花丛中相依相绕。

02随行的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曹智雄告诉我们,宁乡栀子种植及药用历史超余年,宁乡独特的地貌、土壤、气候等条件使得宁乡栀子品质与众不同。上世纪70年代,国家商务部曾给宁乡颁发“栀子之乡”的称号,80年代,宁乡栀子还被列入国家药典地标性药物。喻家坳乡位于宁乡市中北部,距离宁乡城区35公里。作为主产区,喻家坳乡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为宁乡栀子提供了优越的生长条件,其栀子苷含量高5.5%,远超于国家规定的1.8%标准,除高药用价值外,栀子花也是当地一道备受喜爱的民间传统美食,为地方特色美食农产品。年12月8日,“宁乡栀子”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同月,栀子花被评为宁乡市花。年以来,该乡党委政府紧盯“壮大栀子产业,打造栀子小镇”的战略目标,加速推进栀子产业发展,免费发放万株栀子苗,发动群众“三边两地”种植,现在栀子种植面积已达亩以上,已形成“村村有基地、处处有示范、户户有花香”的良好局面,正努力探索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该乡近两年成功举办了两届栀子花文化旅游节,栀子花系列产品销售金额达余万元,营造了全员创建“栀子小镇”的浓厚氛围。自此喻家坳“栀子小镇”远近闻名,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03大约四五月份,那一朵朵碗口大的桅子花便一朵接一朵地开放了。一朵朵皎洁纯净的花朵点缀在翠绿的枝头,洁白的花蕊竞相怒放。尤其是那馨香,若有似无,不经意间,如影随身,四处漫散;仔细嗅来,又觉无踪迹可循。我轻轻地掰开层层花瓣,那洁白如雪的花瓣调皮地往里卷曲着,可以看见嫩黄的花蕊。花瓣一层层包裹着淡黄色的花蕊,十几根火红的雄蕊紧紧的把一根橘黄色的雌蕊围住,翡翠一样的花托有力地将她托在上面,而最外面的花萼也成了冰清玉洁的花瓣的护花使者。由于昨天下了一场雨,栀子树上挂满了可爱的小露珠,像镶嵌着晶莹剔透的珍珠,别有一番风韵。04栀子花的花语是“永恒的爱与约定”。缘由:栀子花从冬季开始孕育花苞,直到近夏至才会绽放,含苞期愈长,清芬愈久远;栀子树的叶,也是经年在风霜雪雨中翠绿不凋。虽看似不经意的绽放,也是经历了长久的努力与坚持。不仅是爱情的寄予,在平淡、持久、温馨、脱俗的外表下,蕴涵的是美丽、坚韧、醇厚的生命本质。在山上,我们邂逅了一位94岁高龄的老大爷,他正在采摘栀子花。大爷头发花白,精神矍铄,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一双温和的眼睛闪烁着慈祥的光芒。大爷边采边开心地跟我们聊起栀子花的故事。“老人家,您一天可以采摘多少呀?”“我过来采摘栀子花,一天大概可以采摘40多斤呢,两元一斤的工钱,在外售价10元!”

看着这位乐观、坚毅的老大爷,我仿佛一下子读懂了栀子花的花语。是啊,正是无数如老大爷一般淳朴的普通百姓饱含对生活、对劳动的挚爱,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人间幸福美好的生活!

?

05“栀子小镇”下一步如何发展?我们将目光投向年轻的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龙凤明。凤明乡长爽朗地笑了,兴致勃勃地聊起这个话题。“下一步将以‘党政主导、企业主体、干群主力’为实现路径,围绕煤双公路、鹞子山种植基地‘一带一路’‘三边两地’种植计划,新增面积亩以上,3年内实现种植面积00亩。对标4A景区的标准来设计和打造,用三到五年时间建成栀子小镇核心区。建立起统一标准的现代化生产线,建成中药材现场科研教学点和科研基地;以长沙栀子花农业有限公司为销售龙头,逐步向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转型。将充分发挥宁乡栀子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作用,充分发掘栀子文化的丰富内涵,加快研发推广栀子系列新产品,全面加快特色小镇的建设步伐。”

“万绿丛中铺白玉,寻芳请到喻家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栀子产业将成为喻家坳最具发展前景和产业特色的农业产业,迷人的“栀子小镇”有一天会成为湖南乡村振兴的靓丽“新名片”。

06返回途中,大巴在修葺一新的乡村公路上行驶。透过车窗,我看到路边农户菜园里、屋檐前后的栀子花热热闹闹地竞相开放着,花瓣白洁透亮,层层叠叠,似一张张含羞少女的笑靥,乡村五月的风景俏丽地展示着她美丽的身影。“纤步凌波行若止,清香袅袅风吹蕊。”小镇的栀子花娇艳地拉开初夏的帷幕,把夏日的激情浪漫浓重地渲染,把乡村振兴的故事一串串地高挂在嫩绿的枝头,让人陶醉,催人奋进。作者:罗剑青,湖南宁乡市人,高级教师,现供职于宁乡市教育后勤服务中心,系长沙市作协会员,宁乡市作协理事。出版文友合集《分头去爱》,偶有文字散见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温馨提示: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土著民精选集》订购页面土著民乡土

文学

生活

记忆第11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活力文化自媒体第12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乡土气息自媒体第13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人文情怀自媒体扎根乡土留住乡音传递乡情守住乡愁合作/投稿:toozoom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izihuaa.com/zhxj/83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