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乘风起航。”从震耳欲聋的奠基礼炮声响起,到大气宏伟的建筑实体呈现眼前,经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建设,由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岳各庄村、郑常庄村投资2亿元的林西县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拔地而起,该项目的建成不仅为林西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再添新动能,也为跨越赶超的林西县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隆冬时节,走进林西县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一栋栋排列有序的批发大厅和配套商业楼等建筑群犹如傲立在冬日里挺拔的青松,在冰雪中锻造着瑰丽卓绝的风景。据了解,目前,该项目一期农副产品批发专业市场的主体建设和内部装修已全部完成,工人正在进行场地清理等后续收尾工作。“由于进入冬季,场地硬化、绿化和地下管网铺设等工作将在年5月份完成,整个交易中心将在年6月份全面投入使用。”项目施工负责人刘志国介绍说。
年,林西县立足赤北锡南“生产生活物资采购供应基地”定位,着眼于推动京蒙区域性经济协同发展,依托京蒙产业协作平台,通过集聚整合赤峰及周边地区优质农副产品资源,乘势引进北京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实现生产和消费精准对接,打造集农副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为一体的大型区域性、综合性线上线下交易平台。
“这个大项目建成运营后,那可是咱林西人的骄傲呀,也为咱老百姓今后发展搭了桥、壮了胆、铺了路。”年收入已达50万元的林西县十二吐乡达康产业园蔬菜种植大户耿立伟面对北京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的建设显得格外激动,“有了这个市场,我们的西红柿可直接送往北京,减少中间环节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到那时我们收入肯定会更好。”
林西县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占地.8亩,项目一期建筑面积平方米,主要建设农副产品批发专业市场,包括批发大厅4处、仓储保鲜用房3处、配套商业楼8处、办公用房1处。二期建筑面积平方米,主要建设四星级酒店及住宅小区,计划年启动建设,年内完成主体工程。项目建成后,农副产品年交易量将达到3亿公斤,交易额将突破28亿元,辐射带动林西县发展设施农业5万亩,创造就业岗位个。该项目投入京蒙扶贫协作资金.8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人。
“林西县岳各庄市场建设之初,我们就通过林西县蔬菜商会与市场进行了对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订单,要啥菜我们种啥菜,避免了农民盲目性,并通过冷链配送和联系点建立,减少污染和损失。”林西县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宇高兴地说。依托北京岳各庄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林西县将逐步成为蒙东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北京市优质“菜篮子”供应基地、京蒙消费扶贫和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借助便捷立体的交通框架,赤峰地区的应季蔬菜、反季节蔬菜有望在24小时内运抵华北、东北全境,并通过陆路口岸二连浩特和满洲里连接蒙古国和俄罗斯,进而到达中亚和欧洲,带动林西县商贸乃至赤峰商贸物流产业提档升级。
“这边唱来那边喝,商贸项目接连落。”“十三五”时期,林西县以建设赤北锡南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为目标,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培育大物流,通过“筑巢引凤”、内引外联,商贸物流业不断向高层次、规模化发展,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正在加紧推进,为林西县商贸物流业再添新活力。
走进占地面积亩的林西县国际万商城,宽敞的街道,便利的维修环境,让商户赞不绝口。据了解,林西县国际万商城是年林西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以汽修汽配为主,集五金建材、仓储物流、生活配套、电子商务、信息交流于一体的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综合汽配项目,项目总投资5亿元,规划面积20万平方米。项目的实施,有力推动县内汽配物流产业整合调整,规范城区内车辆维修市场秩序,实现汽修汽配产业“退城入园”,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
与此同时,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的集商业、公寓、酒店、住宅为一体的红星美凯龙商业综合体正在积极形成,推动着专业市场层次提高、发展提速。积极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补齐补强仓储、冷链、分拣、配送等基础设施,加强工业大宗商品、特色农副产品、家居生活用品产销、产需、产运对接。以“互联网+”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覆盖全县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引入专业团队、服务团队、市场团队,做活线上平台,力争网络销售产值突破2亿元,让林西“人气”聚起来、“名气”提起来、“商气”旺起来,真正在立足赤北锡南“生产生活物资采购供应基地”定位的基础上,全新构建业态互补、交通互联、要素互助的商贸物流发展大格局。
(王海英)
编辑:刁建伟姚丽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